感染性关节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1年清华五道口校友发展论坛举办四十 [复制链接]

1#

年4月18日,时值清华大学建校周年和五道口创办40周年之际,第二届清华五道口校友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道口四十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校友发展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清华五道口校友会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校友办承办。本届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为了满足疫情防控要求,本届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论坛现场

学院理事长吴晓灵、院长张晓慧出席并讲话,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出席并向校友代表颁发教育贡献奖,学院*委书记、清华五道口校友会会长、校友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顾良飞出席并致欢迎辞。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肖远企,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自五道口创办以来,长期在五道口执教并担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吴念鲁莅临现场并讲话。现场出席论坛的学院领导和校友会领导还有学院紫光讲席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周皓,学院原副院长康以同,学院院长助理、综合办主任袁源,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学院校友办主任、清华五道口校友会秘书长、校友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伟。包括硕士、博士、MBA、EMBA、GSFD以及其他高管教育等项目在内的校友及师生代表约人参加线下论坛,学院各项目、各地区校友及师生约人通过线上参加。上午论坛由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金媒班七期校友李杰主持。

李杰

顾良飞首先代表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五道口校友会对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节日的祝贺!对参加校友发展论坛的师生、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提到,清华五道口校友发展论坛是五道口校友的年度盛事,宗旨是“服务校友发展,促进校友融合”。他指出,四十年来,五道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五道口学子锐意进取,涌现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设计者、金融制度的建设者、金融监管的践行者和金融实务的创新者。他希望,以本届论坛作为“五道口校友终身学习计划”的开端,让校友与学院保持永久联系,坚持终身学习,紧随时代发展,不断超越自我,书写精彩人生。

顾良飞

张晓慧以《道口40年:回顾与展望》为题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她提到,五道口因中国金融改革而生,随中国金融发展而发展。五道口的四十年,是与中国金融改革同呼吸、共命运的四十年。她指出,与时俱进的课程、专兼融汇的师资队伍、突出实战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及团结互助的校友文化构成了五道口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她指出,五道口培育的金融人才已成为推动中国金融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她强调,学院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应当继往开来,坚持五道口教育、科研、业务三结合的传统,以务实的作风推进学院进一步更好更快发展。她希望,学院要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的金融人才培养历史使命,继续将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凝心聚力,保持定力,继往开来,不断前进,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再创辉煌。

张晓慧

随后,在新书发布环节,吴晓灵、顾良飞、张伟、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吴*、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徐霄共同为《五道口纪事(-)》新书揭幕。《五道口纪事(-)》总结了五道口前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今后校友活动会陆续赠送此书。学院正在编写另一本书,将对最近十年的办学进行总结。

《五道口纪事(-)》新书发布

(左起:张伟顾良飞吴晓灵吴*徐霄)

在新书发布之后,吴晓灵发表感言。她强调,我们应该通过此书向五道口创业的先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以刘鸿儒老师为代表的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的领导们,向以甘培根老师为代表的金融研究所的老一辈金融研究者和导师们,向以陈岱孙老师为代表的其他院校的顾问和老师们,向以*永鉴老师为代表的五道口所有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她指出,所有清华五道口人,无论是在校生,还是走向了工作岗位的校友们,在百年未遇的历史关口,都应该勇立潮头,用自己的实践来谱写新的华章。

吴晓灵

吴念鲁对五道口创办四十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认为,要传承和发扬刘鸿儒老师倡导的“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的五道口传统,这应该成为清华五道口师生、校友永远的座右铭,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和追求卓越。他表示,清华五道口校友会在五道口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刘鸿儒老师所提出的将校友会办成“校友的家园、情感的纽带、交流的平台、学习的园地”的目标。他深信,在新的时期,清华五道口一定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成为国际一流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园地,清华五道口精神也一定会扬起新的风帆,腾飞翱翔,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做出新的贡献。

吴念鲁

在颁发教育贡献奖环节,廖理为银盛科技服务集团董事长林重成校友和金翼奖学金校友代表钟良颁奖。感谢校友们对学院的贡献,也期待更多的校友能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