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
二、中医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看法
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学上属于“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医上认为风寒湿邪侵袭为本病的病因。正气亏虚,风寒湿三邪久滞,深入筋髓、骨骱而成*,缠绵难愈也会形成本病。中医上根据痹症的不同特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和虚痹。
三、怎么发现得了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肌肉疼痛、不规律性发烧、皮肤黏膜症状、舞蹈症、心脏症状。外周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关节液渗出、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呈阴性。
四、治疗
1、针灸
主穴:肩肘关节:肩髃、肺俞、曲池;腕指关节:外关、合谷、中渚;髋膝关节:环跳、阳陵泉、膝眼、大肠俞;踝关节:悬钟、昆仑、解溪。配穴:阿是穴、膈俞、肩髎、阳池、秩边、商丘。根据病位和症情,每次取主穴1~2个,配穴2穴,轮替选用。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3天。
2、艾灸
主穴:大椎、膈俞、血海、足三里。配穴:肩髃、肩髎、外关、膝眼、悬钟、阿是穴根据病位和症情,主穴每次取2~3穴,配穴据部位而加,总穴数以4~8穴为宜。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3、火针
主穴:督脉穴。取后背督脉上穴位,从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穴至腰俞穴。火针聚集了针与温热于一体的双重作用,更适用于寒湿之邪引起的痹病。
4、温针灸
主穴:膈俞、血海、肾俞、关元、足三里、商丘。配穴:肩部加肩髃、阿是穴;肘部加曲池、合谷;腕部加阳池、外关;膝部加犊鼻、阳陵泉;踝部加申脉、照海。根据病位和症情,主穴每次取3~4穴,根据病灶部位加用配穴,针刺得气后将2cm长的艾炷插在针柄上,在其下方点燃,至艾炷燃尽取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陈兴华教授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地点:广州中医院
1号楼9楼中医特色治疗门诊
周三下午
地点:广州中医院
门诊楼5楼针灸科
作者:*正源
编辑:陈佳
审核:陈兴华教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