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关节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滥用抗生素最终会导致无药可用 [复制链接]

1#

导语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据报道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

已经越来越突出了!

在临床治疗中已经带来了

很多严重的问题——

抗生素滥用危害

No.1无药可用

很多人认为,耐药只是一种抗菌药用了效果不好,换一种就行。但现实情况是,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老牌抗菌药的耐药率不断增高,有些甚至已达到80%~90%。与此同时,新的抗菌药却迟迟难见踪影。近年来,我们几乎没有新型抗菌药可用。如果这种现状得不到纠正,人类将面临没有抗生素可用的时代,甚至轻微的细菌感染就可以致命。

No.2手术风险升高

剖腹产、髋关节置换术、肿瘤手术等目前常需要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控制感染,但随着耐药菌流行,伤口感染治疗失效,今后这些手术都可能变成高危医疗操作,患者将死于这些手术并发的感染。

抗生素使用误区

No.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这并不能预防细菌感染,反而可能由于抗生素频繁的“打击”,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No.2注射见效快

“注射见效快”是错误的观点。抗生素的使用有其规定的给药步骤,如果口服抗生素有效则无需打针,打针即可痊愈则不必输液。

No.3使用广谱抗菌药

有人认为,广谱抗生素能对付的细菌种类比窄谱抗生素多,效果也好。但应对细菌感染如同打仗,用广谱抗生素是狂轰滥炸,用窄谱抗生素则是针对性打击。如果乱用广谱抗菌药,容易破坏人体内环境;合理用窄谱抗生素,反而更有针对性,可能效果更好,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No.4进口药更好

对每个病人来说,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适合的药。什么菌感染用什么药,并不是说贵的、新的、进口药就好。患者用药前一定要问医生,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出最合理的处方。

哪些错误习惯会增加耐药风险?

No.1自我用药

抗生素属于处方药物,需要有较高的使用技术要求,随意自我用药常常会导致用药错误,是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

No.2频繁换药

抗生素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会起效,很多患者在用药初期见效不明显,自行要求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引发不良反应,更容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

No.3同时用多种抗生素

有人认为同时多用几种抗生素,可防止细菌漏网。其实,这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造成细菌耐药。

No.4擅自停药

感染症状减轻时,细菌一般尚未彻底清除,此时停药相当于增加了细菌对药物的适应时间,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也会导致细菌消灭不完全,令疾病反复。

No.5用“更高级”的抗生素

很多患者误以为抗生素越“高级”越好,其实所谓“高级”,一般是针对抗生素的新旧和价格而言,并非指对某种感染更有效。盲目用“更高级”的抗生素,易引起耐药。

来源:华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