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RF)临床意义: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亦可见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RF的滴度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即随症状加重而滴度升高。高滴度的RF通常会考虑患有干燥综合征。
-
C反应蛋白(CRP)
临床意义:CRP升高可早期判断急性化脓性疾病、菌血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疾病,以及各种风湿免疫类疾病;可用于动态观察风湿疾病活动性;用于区分细菌感染与病*感染:前者CRP明显升高,后者多正常。
-
红细胞沉降率(ESR)
临床意义: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结核、风湿热等疾病的动态观察;其增高亦可见于组织坏死、肿瘤、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等疾患。
-
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
ENA不含DNA,对核糖核酸酶敏感。ENA可分为十几种
/p>
1)抗Sm抗体: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之一,但阳性率偏低,约为30-40%。将抗dsDNA和抗Sm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SLE的确诊率。
2)抗SSA抗体:SS-A为干燥综合征(SS)的A抗原。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疾患。
抗SSB抗体:SS-B为SS的B抗原,13%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3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有抗SS-B抗体。
3)抗Jo-1抗体:20-30%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30-4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和高达60%的多发性肌炎伴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Jo-1抗体。
4)抗核小体抗体:即抗Nucleosomes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可达到97-99%。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性病变有指导意义。
5)抗组蛋白抗体:抗组蛋白(AHA)抗体可分为5个亚单位:H-1、H2A、H-2B、H-3、H-4。抗组蛋白抗体及其抗亚单位抗体主要见于药物性狼疮,也可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
人体白细胞抗原B27(HLA-B27)
HLA-B27是人体白细胞抗原,属于Ⅰ型MHC基因。据流行病学调查,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阳性率高达90-96%。
★★★以上指标为常见指标,因字数限制,不能做更多阐述.
大家好我是谢幼红,现就医院,首都医科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风湿诊疗30多年了!评论下留下您的问题,或者是异常的指标,我来给你解答!#化验单上的关键指标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