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骨关节炎(O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退行性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原发性OA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骨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流程
骨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等,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或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
其中,药物治疗要内外结合,个体化、阶梯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关节腔注射药物及缓解症状的慢作用药物。
一、局部外用药物
在使用口服药物前,建议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尤其是老年人,可使用各种NSAIDs类药物的凝胶贴膏、乳胶剂、膏剂、贴剂等,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局部外用药物可迅速、有效缓解关节的轻、中度疼痛,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但需注意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度疼痛可局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乳胶剂、膏剂、贴剂和非NSAIDs擦剂(辣椒碱等);中重度疼痛NSAIDs药物可局部与口服联合。
几乎所有的NSAIDs均可呈剂量依赖性,可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二、全身镇痛药物
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最为常用的是口服药。
APS美国疼痛协会关节炎疼痛治疗指南
用药原则:
①用药前进行危险因素评估,